来源:媒体滚动
来源:北京商报
欧股市场:欧洲三大股指当天涨跌不一。英国伦敦股市《金融时报》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23日报收于8339.23点,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1.10点,跌幅为0.37%。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8102.33点,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0.22点,涨幅为0.13%;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18691.32点,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1.12点,涨幅为0.06%。
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,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.16%。阿里巴巴跌超4%,百度、微博跌超2%,京东、腾讯音乐跌超1%,理想汽车、网易、蔚来、小鹏汽车、富途控股、满帮小幅下跌。拼多多涨超1%,其一季度业绩稳健,哔哩哔哩、唯品会、爱奇艺小幅上涨。
“AI最大的想象力,绝不是在手机屏幕上做一两个新的超级App,而是接管数字世界,改变物理世界。”接任阿里CEO、阿里云董事长兼CEO一年后,吴泳铭成了云栖大会上当仁不让的主角。而比个人高调更高调的是,吴泳铭抛出一个论断,一个对AI未来形态的思考。
自从手机尤其智能手机成为人类最重要终端后,对民众生活、工作覆盖的另一面,是对技术落地和产业生态的“垄断”。
近二十年,以“iPhone时刻”为标志,几乎所有杀手级网络技术和产品都以手机为主载体,以超级App为主形态,电脑、平板、车机等其他场景所做的不过是适配。
微信、抖音、滴滴、美团……皆受益于手机当道,更不用说小米、华为、苹果从终端到系统的硬件厂商。
难怪小米董事长雷军2011年就判断,“移动互联网是PC互联网的十倍大”——他摇旗呐喊,他入局豪赌。
李开复也曾是移动互联网扛旗者。到了2023年,他把论断升级为“大模型是移动互联网的十倍甚至更大的平台革命”。
AI革命由哪个终端承载呢?重担又落到了手机这里。毕竟,其他终端如智能眼镜、虚拟现实头显、智能电视、汽车车机,要么设备本身还在挣扎,要么使用场景存在局限。
最近几年,AI各个细分领域概念不断。视觉AI火的时候,都去刷脸换脸;语音AI火的时候,火拼“小爱小度”;大模型一炮而红,千模大战还是手机App厮杀……
幸好智驾系统、自动驾驶因其独特属性,走了一条不依赖手机之路。但不少车厂,蔚来、吉利……还是心心念念做手机。
吴泳铭的呼吁不无道理,手机是AI普及的捷径,也是AI爆发的包袱。
今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百度CEO李彦宏有相似看法:要避免掉入“超级应用陷阱”,觉得一定要出现一个10亿日活跃用户的App才叫成功。这是移动时代的思维逻辑,AI时代,规律可能不是这样的。“超级能干”的应用比“超级应用”更重要。
不依赖超级App、不依赖手机,固然是平台大公司的姿态,阿里、百度希望自己成为AI时代执牛耳者,又希望聚拢百万千万开发者——终端愈加分散,生态愈加宽广且平衡。
转变很难,在竞争的白热阶段,没有公司敢主动放弃“AI超级App”的机遇,即使它基于手机、困于手机。
9月20日苹果新品iPhone16正式发售,人们最为关注的,还是其搭载的AI能力即Apple Intelligence功能。绕了一圈,全球手机看苹果,苹果AI看iPhone。
突破终端禁锢,让每个终端成为智能中枢,早在物联网兴起伊始就被寄予厚望。时至今日,物联网的连接设备数远超智能手机和电脑,但中枢地位仍然被后两者掌控。
或许,AI加速进化能弥补物联网大而不强的短板。
北京商报评论员 张绪旺长治股票配资
App手机张绪旺吴泳铭终端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机构网站_股票配资交易平台_股票配资资讯网观点